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世界最大、世界第一!中国海上风电正加速挺进深海
2025年10月31日 07:37 来源:央视财经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成功并网发电。世界上第一台16兆瓦浮动海上涡轮机已经安装。中国海上风电接连刷新世界纪录,加速进军深海!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涡轮机并入电网发电。截至10月29日,我国自主发电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成功并网发电。该海上涡轮机的轮毂中心高度 eq相当于50层住宅楼,设计叶轮直径超过310米,清扫面积超过10个半标准足球场。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长的海上汽轮机组,并已实现全国化设计和制造。风机满负荷运转时,风轮每旋转一圈即可产生62度的清洁电力。该机组专为中、高风速海域量身定制。据测算,在年平均风速10米/秒的情况下,单台每年发电量可达1亿千瓦时,足以满足5.5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这相当于节约常规煤炭3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多吨,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我国能源结构。世界第一! “三峡领航”近日,首个16兆瓦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示范系统——“三峡领航”在广西完成联合组装。是目前全球组装单机容量最大的浮式海上风电系统设备。这标志着海上风电设备产业向深海迈进了又一步。 “三峡先导”主要由16兆瓦超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半潜式浮动平台和系泊系统组成。与传统的固定式风机相比,这款风机安装在半潜式浮动平台上,排水量为24100吨,相当于一艘轻型航母的排水量。它的设计可抵御 17 级飓风。项目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发应用了动态压载系统、新型系泊系统等多项新技术、新材料。系统和66 kV动态海底电缆。 “三峡试点”将安装在距海岸70公里、水深50米以上的广东海域。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4465万千瓦时,可满足2.4万户三户一年用电。我国海上风电装机量占全球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与远方相比,我国远方的风能资源更为丰富。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依托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区全产业链布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加速从海上开发向深海发展。目前,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区已形成大容量风电机组零部件产业链和产业园,涵盖从叶片、齿轮箱、主轴承等主要零部件的研发到整机集成。制造、运营和维护服务的各个环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规模化制造效率、推进关键技术国产化,海上风电机组生产成本显着降低,经济竞争力显着增强,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向深海挺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并网风电装机容量为4420万千瓦,占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大容量机组的推进和深海项目的实施,预计到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1.5亿千瓦,海上风电发电量将占东部沿海地区用电量的近10%。从打破两项世界纪录的全球最大远程风力发电机组,到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我国海上风电接连突破,持续释放深蓝色动能,为我国能源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