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吊牌”是对电商行业信用体系破坏的警告
发布时间:2025-11-11 09:54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巨型吊牌防退货”登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有的服装商家将吊牌做成A4纸大小,无法隐藏,从而精准挡住了“穿几天就退”的“羊毛帮”。商家承认,这是应对高退货率的无奈之举,目的是为了区分正品检测和恶意利用退货政策。这一设计本质上是商家针对网络消费失范而设置的“物理控制控件”——通过增加“作弊”这个物理术语,可以有效筛查恶意退货等行为。高退货率其实是电商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服装是消费者退货的“重灾区”。传统上最终的零售、试用和购买决策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整合。在电商环境下,“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政策原本是为了弥补经验的不足,但却给了一些人机会主义的行为。一些消费者穿着新衣服去旅行、拍照,或者上下班后退回,给商家造成清洁费用或二次损失。更有什者,“批量退货”、“以旧换新”等恶意退货行为时有发生,让正常经营的商户深受困扰。这是一种“愚蠢”的方法,但却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在网络购物与现实生活体验之间,“作弊”的难度越来越大,实现对不同消费意图的区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甄别机制。对于认真购物的消费者来说,“巨吊牌”除了稍显麻烦之外,并不构成真正的障碍。e 移除并切割;但对于那些打算“穿一次就退货”的人来说,却构成了有效的障碍。与高额回报带来的损失相比,“巨型吊牌”是一种低成本的“物理防御”,比如数字平台上的验证码——以很小的成本区分真实用户和自动化程序。无用的“准入卡”也为电商行业信用体系的破坏敲响了警钟。滥用规则的行为虽小,但却破坏了整个信任体系,降低了正常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在“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则被部分消费者滥用的困境下,因应高退货率而诞生的“巨型吊牌”提醒我们如何进一步规范数字时代的消费者行为。从长远来看,健康的营商环境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巨型吊牌”可能会暂时降低退货率,但我们还应该思考如何建立更合理的回报政策和更透明的信用体系。例如,利用大数据等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善于滥用退货政策的人,保护召回权,而不用担心大多数消费者的担忧。此外,商家还需要回归服务本质,用优质服务降低退货率。例如,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描述的准确性——很多退货都是因为产品与描述不符或者产品质量不好而造成的。权利平衡、相互尊重的经济生态才是可持续的。当信用体系足够健全、规则执行得当时,商家就不必依靠物理手段进行防御,消费者也可以在诚信的环境中放心消费。数字消费才能良性循环意识到了。 (本报评论员朱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