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进入四季度,多地抓住项目主体建设“黄金期”,推动项目建设积极发展。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发现,自国家发改委近期宣布5000亿元新型金融工具全部用于增加资本金以来,多地开始对接工具,让资金及时落实,发展实体工作量。同时,一些地区还召开推进会、动员会等,部署和拓展PAMoving相关有效工作。专家表示,在多渠道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主要项目建筑业正在崛起。金秋时期是项目建设的黄金季节。目前,各地重大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国庆、中秋节期间施工不会停止。 10月2日,渝昆高铁重大工程小龙潭大桥顺利合龙,标志着西南地区高速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后续全线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走廊的组成部分,渝昆高铁线路全长约699公里。建成通车后,渝昆铁路运行时间将大幅缩短。 10月3日,钦州抽水蓄能电站交通隧道通电广西储能电站启用。一条长1400多米、断面60多平方米的长隧道直通地下100米深处。钦州抽水蓄能电站预计于2029年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消纳清洁能源达21.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万吨,为平卢运河带治理、平卢运河带负荷提供有力保障。为迎接第四季度,不少luGAR近期召开了推进会和动员会,部署基础项目建设工作。 10月9日,湖北召开会议,确定2025年四季度全省重大项目建设,要求全力以赴、压前压,奋力打赢四季度,决胜“十四五”,继续终结增量增长。攻克大项目、攻克大项目的动力。 9月30日,安徽召开了轰动全省2025年第四批重大项目开工大会。此次开工重大项目587个,总投资3323.8亿元。抓住多地政策机遇,找到合适的对接点。重大项目的夭折,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近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新增政策性金融工具共计5000亿元,全部用于增资项目资本金。当前,多地正在积极制定用好新金融工具的政策。例如,9月29日,江苏省太仓水务集团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苏州分行成功获得2076万元新金融工具。该资金将以股权基金的形式从项目公司抽走o 对太仓水务有限公司增资。9月30日,广西能源集团成功获得广西政策首批新金融工具支持。该笔资金主要用于白龙核电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10亿元,是我国西南部重要的清洁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很多地方要求新的金融工具尽快接入。有安徽省省长表示,要加快项目建设,增加体力工作量。要抢占政策机遇,找准对接点和驱动力,运用新的金融政策工具,尽快转化实际投资红利。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新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预计10月起将强力落地到12月,这将有助于将第四季度的施工量和体力工作量尽快转至上半年。此外,多渠道资金也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家发改委此前宣布8000亿元“双”建设项目清单全面出炉,7350亿元预算中央投资通常出炉。企业预警数据显示,10月10日,今年新增投资的债券募集专项资金中,“市政及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位居前列。展望四季度,不少专家预计金融活动将推出新工具,促进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李超预测广义和狭义基建投资增速预计第四季度将恢复。通过加快推出新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不同领域的投资意愿有望增强。预计全年狭义基建投资增速有望重建3.0%,全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预计反弹6.0%。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认为,年内新增5000亿元金融工具可以继续支持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解决项目项目不足的问题。预计可拉动基础设施投资规模2万亿元至5万亿元。围绕扩大有效投资,专家建议四季度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袁海霞表示,除了加快落实金融新政文件中,建议年内加快使用专项债券、特别国债等现有工具,并利用明年置换额度增发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连平建议,四季度加快发行地方专项债券、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同时加快资金落实,尽快实现扩大内需政策的实际效果。
(编辑:华庆建)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源于媒体合作社和机构。这是组里的个人意见。本文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