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五个“承诺”明确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2025年10月27日 06:49 来源:安全日报
  记者吴晓璐 近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以下简称“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中央四次全会精神。会议提出,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持续提高我国市场的覆盖性、适应性、吸引力和竞争力,更好服务“十五五”发展目标,建设金融强国。会议对下一步资本市场改革提出了五个“着力点”,特别是着力增强韧性和活力资本市场抗风险能力;致力于提高资本市场体系的覆盖度和灵活性;重点关注提高监管执法的有效性和降级;努力推动资本市场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开放;着力加强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证监会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在市场人士看来,这五项“着力”明确了资本市场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路线”,与新“国九条”以来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是稳定市场、优化功能、强化监管、促进开放,不断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和活力。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立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五个“承诺”勾勒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立足当前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致力于长期为中式现代化服务。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为推动市场向“长期健康”转型提供了战略布局。以“稳”为锚,不断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资本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目标是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会议提出,培育和建设优质上市公司群体,完善“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加强市场稳定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夯实市场稳定的内在基础。首先,一个优质上市公司群体是资本市场稳定的主要基础。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10月26日,A股上市公司共有5440家,A股总市值106.6万亿元。今年上半年,A股公司营业收入达34.93万亿元,同比小幅增长;净利润总额2.99万元,同比增长2.55%,保持稳定增长。市场人士表示,下一步将严格把控“进入门”,畅通“出口门”,完善公司治理,优化并购重组和股权激励机制,促进和增强上市公司回报意识,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投资质量和价值。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证券日报》认为,还需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努力:一是在发行上市方面,支持核心业务突出、技术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决心结束“病名单”;二是完善上市公司常态化退市机制,认定不符合继续上市条件的公司,提高市场整体投资价值;三是引导上市公司加强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切实保护投资者知情权,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并购、重组和股权激励政策,促进现代科技领域资源集中和产业升级;完善股利回购与长期激励等并重的机制,培育浓厚的股权回报文化。其次,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镇流器”。去年以来,中央金融办会同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印发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重点疏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痛点和堵点,构建“长期货币和长期投资政策体系”。今年以来,以保险资金、PE基金等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在A股市场进行大量净买入。田轩表示,为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要继续优化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入市环境,扩大权益类资产在各类资管产品中的配置比例。推动年金、就业年金、个人养老金账户扩大资本市场参与,完善税费递延等激励机制。同时,继续推动外资机构准入,持续优化沪深港通和债券通机制,提高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吸引全球长期资本流入。最后,加强市场稳定机制建设,是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重要一环。田立辉表示,构建市场稳定长效机制刻不容缓ocus正在构建一个“资源管理”系统。除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构建“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外,还需要完善跨市场风险监测机制,利用科技手段对资金等隐性风险进行预警;做好运用准准基金等工具的准备,完善逆周期调节机制。以“新”提质,更好服务新生产力发展,提高资本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灵活性,旨在扩大资本市场的范围,输送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特别是基于符合国家战略的优质技术。去年以来,资本市场陆续推出“科技十六条”、“科创八条”等举措科创板”、科技创新“1+6”改革支撑科技创新“提速”,资本市场“科技”含量价值进一步提升。近期,武汉合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益思维玛特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必贝药业有限公司3家未盈利公司 相继发布公告,将于10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创板“1+6”改革将持续实施,优质非盈利“硬科技”公司上市渠道将进一步畅通,更好地服务科技企业和新生产力发展。会议提出深化科教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科创板和创业板新培育功能发展三板、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等权益类市场,强化债券、期货市场功能。市场人士表示,后续工作应继续完善科技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田选认为,一方面,要深化注册制改革,为领先科技企业突破关键技术提供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等方面的便利,创新技术的估值和定价体系,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的融合和适配;另一方面,优化国有资本考核机制,提高其投资耐心和决心,促进创投全链条健康发展。此外,推动转移机制常态化,促进构建“新三板-北交所-科创/创业板”渐进培育链条。 “我们要从科技公司的成长周期和风险特点出发,为他们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通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上市融资、增发融资到并购重组的全服务链。”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龚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谈到加强债券、期货市场功能时,田立辉表示,这是完善市场功能的重要一步。债券市场不仅是企业廉价融资的主要渠道,也是宏观调控的载体,有利于国债发行和利率传导;钍期货市场的核心是“风险规避+定价”,是为实体经济提供“价格发现、套期保值、风险转移”的基础设施。更好发挥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功能,有利于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严”字在前,我们为投资者保护筑起严密的“安全网”。监管执法有效性的提高和恶化,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生态的持续净化、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近年来,监管部门推动资本市场法治基础的完善,加大了违法成本;同时,针对监管执法的“棘手”、“棱角”,坚持破解大事、坏事、关键,继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持续健全行政、民事、刑事立体问责体系,织就投资保护保障“安全网”。 “十四五”期间,证监会针对金融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发布行政处罚2214起,没收414亿元,比“十三五”分别增加58%和30%,进一步强化执法防范 张军表示,下一步要加强法律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坚持“零容忍”,破除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压实上市公司“关键少数”责任,完善分红购买、信息披露和集体诉讼机制,切实增强市场透明度效率和投资者信任。对于进一步提高监管执法有效性,强化对违法行为“零容忍”,田立辉表示,首先要强化法治,加快出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司法解释,加大违法成本;二是深化技术强化,深化人工智能渗透,提高检测处置速度;三是要统筹加强“行政、民事、刑事”的问责和协调,加强执法执法合作;最后,跨境监管合作权益受到损害;资本市场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吸引更多国际长期资本和优质企业来华上市投资;提高跨境监管协调性。宏观审慎框架,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与安全动态平衡,增强资本市场全球竞争和资源配置能力。
(编辑:王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