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在2025 Japan Mobility Exhibition上,中国车企推出了十余款新车型,吸引了业界和媒体的关注。业内专家指出,在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接受度较低的背景下,中国车企开拓日本市场有望有助于纯电动汽车在日本的普及。日本移动展(Japan Mobility Show)由之前的东京车展更名而来。今年是第二次。本届展会于10月30日至11月9日举办,以“让我们一起探索精彩未来”为理念,吸引了超过500家企业和团体参展。中国车企比亚迪在本次展会上共展出了13款车型,其中包括纯电动轻型车(日本称为light cars或k-car)Sea O此外,插电式混合动力海狮06DM-I、最新纯电动运动型多功能车(SUV)阿托3等乘用车,以及首款纯电动小卡车T35、纯电动大客车K8等商用车。其中,专门针对日本市场设计的海獭,因为瞄准了被称为日本“国民车”的轻型市场市场,引起了业界的震动。瑞穗银行商业解决方案部首席研究员、汽车问题专家唐进表示,比亚迪海獭瞄准的是轻型车市场,销量约为170万辆,是日本乘用车的主导市场。外资车企将直接面对强大的本土竞争对手。不过,他预测,这款计划于2026年推出的汽车,续航里程应该会超过300公里,几乎是基准日产Sakura的两倍,而价格预计将比Sakura低20%至30%。对于日本消费者来说,它仍然具有吸引力。从本次车展也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日本车企的“刺激”效应正在发酵。本田技研工业有限公司在本次展会上推出了6款纯电动汽车,其中9月推出的N-One E主攻轻型车市场;日产推出配备车载太阳能电池板的 Sakura,以增加续航里程,与比亚迪和其他公司的产品竞争;铃木推出了Vision E-Sky,这是一款计划于2026财年投放市场的纯电动轻型汽车。铃木总裁铃木敏博表示,Sea Otter进入日本市场将刺激进一步的研发和纯电动、纯铃木汽车的推出。由于比亚迪将于2023年初进军日本乘用车市场,因此备受日本业界关注。唐进表示,对于外国车企进入日本纯电动汽车进入日本市场,需要跨越两个门槛:一是日本消费者对国产品牌非常忠诚,二是汽油车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024年日本新车销量中,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仅占总量的2.6%。预计2025年将达到3.5%至3.6%的水平,仍有很大的扩张空间。比亚迪日本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比亚迪将以符合日本消费者需求和经营习惯的方式开拓日本市场。例如,为了应对消费者对轻型车和混合动力车的强劲需求,比亚迪正在推动在日本市场推出DM-I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轻型车。销售渠道方面,截至今年10月,比亚迪在日本已开设60多家门店,并计划在年底前拓展至80多家门店。在配套服务方面,比亚迪兼容日本现有的充电网络,并继续快速为充电经销商增加设施,以提高客户的便利性。有消息称,吉利旗下电动汽车品牌吉氪也准备通过代理机构开拓日本市场。唐进表示,日本供应商通过长期的基础研究,在材料、设备和零部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日在这些领域优势互补。在中国电动汽车走出去的道路上,中日两国可以通过技术合作、资本合作、海外合作等形式取长补短,实现共赢。